期刊简介:《农业现代化研究》于19807月创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学术刊物,科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和2015年分别荣获第二届湖湘优秀出版物奖第三届湖湘优秀出版物奖

Ø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Ø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刊

Ø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Ø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Ø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来源期刊

Ø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Ø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当期目录
  • 待发表文章
  • 过刊浏览
  • 虚拟专刊
  • 下载排行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4,45(5):723-73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832
    摘要:
    绿色转型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必然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关键动能。相对而言,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叠加特征,产业链环节间存在更复杂的客观关联及相互影响,农业绿色转型要求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视域下实现全产业链稳健转型,这和新质生产力的本质高度契合。本文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从生产要素配置均衡和产业链动态均衡两个方面,阐释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的经济学逻辑;从产业融合、科技支撑、公众需求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概括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农业全产业链绿色转型还面临产业链衔接不充分、绿色科技支撑不足、高水平农业人才匮乏、生态增值效应不突出及治理主体单一等挑战。未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转型需要在优化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制度、打造绿色产业科技链、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拓展农业生态发展空间和推动多主体协同共治等方面持续发力。
    2024,45(5):733-74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1199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必须作为首要任务。粮食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粮食供给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确保粮食产能的稳定,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粮食生产能力的提质增效,体现了开放融合、先进共享和绿色优质的特征,对于推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了新质生产力驱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内涵与特征,并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多元逻辑。具体而言,文章梳理了新质生产力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理论逻辑;以时间脉络概括了其历史逻辑;并从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其现实逻辑。同时,本文提出应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驱动粮食生产能力的实现路径。
    2024,45(5):743-75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1008
    摘要: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粮食产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升级,推动粮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组织优化、经营增效、韧性增强和安全发展,从而实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前沿技术发展滞后、高水平人才支撑不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协同不足以及科研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四大重点方向:核心技术集成创新、不同层次科技人才梯队优化建设、不同类型组织体系的协同创新以及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升级。最后,从顶层设计、重点任务支撑和政策支持三个角度,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2024,45(5):753-76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927
    摘要: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引领粮食全链条减损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以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求为出发点,从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梳理了我国当前粮食损失的现状与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全链条减损的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全链条减损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在理论逻辑上,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风险科学性防范和生产关系适应性优化来赋能粮食全链条减损。在现实基础方面,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全链条减损的客观条件日益完备,包括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资源投入水平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和农业机械装备提档升级。然而,仍存在节粮减损体系有待健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面临挑战、高效粮食流通体系尚未形成以及节粮减损监管力度仍需提升等关键问题。未来应以制度系统性完善为先导,优化节粮减损工作体系;以技术跨越性提升为核心,夯实节粮减损条件基础;以组织适应性优化为重点,推进节粮减损协同参与;以策略匹配性协同为保障,强化节粮减损工作落实。
    2024,45(5):763-77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800
    摘要: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必经之路。本研究在解析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了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论逻辑,梳理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历史与现实基础条件,给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任务与行动策略。研究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产业支撑与人力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演变经历了“提出建设任务→规范建设标准→全部全面建成”三个阶段。农业从业人口结构性变迁、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粮食总产量逐年稳步攀升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了现实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为手段,以新方法为突破,以新理论为抓手,助推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的长效利用、地力的可持续利用和种粮利益共享分配机制的形成。未来重点需要培育本地种田能手吸引能人返乡,创新农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建立多元主体利益联结共享机制。
    2024,45(5):773-781,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801
    摘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改革的内在逻辑,解析了新质生产力给生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农村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上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改革的实践路径。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改革创新,深化农村改革能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新质生产力的新技术推动农村改革手段创新,新产业推动农村改革任务聚焦,新要素推动农村改革深度拓展。然而,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改革进程中仍面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存在短板,城乡融合发展存在制度性障碍的现实困境。因此,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强化服务理念、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数字引领、推动农村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聚焦县域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三个方面优化发展路径。
    2024,45(5):782-79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663
    摘要:
    建设农业强省是实现农业强国的有力抓手。通过构建农业强省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分析了2011—2021年我国及其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并运用Moran’s I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探讨了我国各地区农业强省建设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2011—2021年中国及其四大区域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均逐年上升,中部增长率居首,形成中部>东北>东部>西部的格局。2)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经营体系、农业供给保障、农业科技装备和农民生活水平5个维度是农业强省建设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而农业产业竞争力和农业产业韧性2个维度则是当前农业强省建设中的短板,且7个维度在四大区域的变动趋势相似但建设水平差异显著。3)我国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特征,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但空间集聚分化现象呈加剧趋势。4)农业强省建设水平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主要由超变密度和区域间差异所驱动。研究认为各地区未来应聚焦补短板、强弱项,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强省,同时应着力加强跨区合作与政策支持,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农业均衡发展。
    2024,45(5):793-80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391
    摘要:
    厘清食物安全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对积极落实政府在食物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保障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食物安全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等方法测算分析2001—2022年各省份食物安全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样本年间,全国食物安全水平呈递增态势,多数省份食物生产不仅满足本地区的消费需要,并且对外有贡献。分地区来看,食物安全水平主产区最高,产销平衡区、主销区依次位列其后。相较于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狭义上的粮食安全水平略低。全国及各地区食物安全水平的相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的差异来源,区域内差异仍具有一定贡献率;食物安全水平呈现正向集聚的空间特征,高值聚集区主要为粮食主产区省份,低值聚集区以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省份为主。树立大食物观,强化食物安全的政策效应,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保持省份差异缩小态势,充分发挥空间效应,深化食物安全的省域联动和优势互补,不断提高我国的食物安全水平。
    2024,45(5):803-813,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701
    摘要:
    化肥在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化肥绿色利用效率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关键。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将粮食安全和环境污染纳入测算体系,运用超效率加权SBM模型评估中国化肥绿色利用效率,并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其时空演进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化肥绿色利用效率呈现出两阶段的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延伸性,且粮食主销区是其提升的主要动能区。然而,中国化肥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省际差距扩大、部分地区仍相对较低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户收入水平越高、农业生产规模越小、农作物受灾率越低、粮食播种比例越大、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化肥绿色利用效率越高。同时,技术进步是提升化肥绿色利用效率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的贡献较小。化肥投入过量仍是制约中国化肥绿色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但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不足也是制约其效率提升的关键动因。上述结论有助于厘清中国化肥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提供新的政策参考。
    2024,45(5):814-825,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830
    摘要:
    数字技术是赋能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径和关键引擎。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数字技术水平,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数字技术水平比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数字技术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但不同区域数字技术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从东中西差异来看,数字技术对东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平原地区和非平原地区比较来看,数字技术对平原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系数要高于非平原地区,且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和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临界效应”,农业产业集聚一旦突破临界规模,将有效发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机制。因此,应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生态化转型,因地制宜发挥各地区优势,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农业生态效率的赋能作用。
    2024,45(5):826-837,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527
    摘要:
    当前数字金融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防止农户家庭返贫和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提升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目标。本研究基于2015—2019年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动态福利函数估计方法测度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指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直接影响机制。同时,本研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风险承担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提升中的间接作用,并从数字鸿沟的视角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不同农户家庭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风险承担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显示,即使在存在数字鸿沟的情况下,拥有高智能手机使用水平、高网络通信支出以及高金融素养的农户家庭,数字金融对其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为制定相关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建议加强数字金融的普及与应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增强农户家庭的经济韧性,促进可持续农村发展。
    2024,45(5):838-849,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987
    摘要: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为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变革机遇和时代契机。以25个被纳入数字乡村试点的国家级脱贫县(市、旗)为研究样本,运用TOE框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析数字设施支撑、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政府引导、数字创新驱动、同侪竞争压力和公民需求激励6个前因条件对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不构成脱贫地区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但数字创新驱动和同侪竞争压力作为核心条件发挥着普适的作用;2)存在三种脱贫地区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技术主导型、创新-压力倒逼型和组织-环境共生型;3)潜在替代关系分析表明,在特定条件下,数字设施支撑和数字技术赋能可以通过等效替代助推脱贫地区经济发展;4)区域差异分析表明,中部脱贫地区呈现2种二阶等价组态,强调数字设施支撑力量,而西部脱贫地区侧重于组织和环境维度的驱动作用。研究揭示了数字乡村建设与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的复杂因果关系,并为脱贫地区实施差异化的数字乡村战略提供有益启示。
    2024,45(5):850-86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233
    摘要:
    在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户规避风险,做出合理决策,那么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否对农户采纳环境友好型行为起到引导作用,这是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话题。本研究以推动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为落脚点,基于黑龙江省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信息素养对农户水稻化肥施用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信息素养水平对农户水稻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农户信息素养能够通过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感知和生态收益感知显著降低农户的水稻化肥施用强度。3)风险偏好在农户信息素养对农户水稻化肥施用的影响中起显著调节作用,强化了信息素养对农户水稻化肥施用强度的负向作用。据此,本文从完善信息素养培育体系、构建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与发挥好典型案例的带头示范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24,45(5):861-87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1188
    摘要:
    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基于江西省24县1 3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双季稻种植意愿衡量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提升农户双季稻种植意愿,并显著促进单季稻种植户改种双季稻以及双季稻种植户持续种植双季稻;2)不同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育秧、施肥和打药等环节的服务对农户种粮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减少单位农业劳动力投入、促进经营规模扩大和提高水稻单产,从而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4)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促进了平原地区、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和数字能力较强的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建议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农户数字素养,从而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升。
    2024,45(5):873-885,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305
    摘要:
    节水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友好技术,不仅能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压力,还能够促进农户提效增收,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进程和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22年45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和Biprobit模型分别对农地细碎化与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程度和持续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农地细碎化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程度及采纳持续性均产生抑制作用,但对仅持续采纳农艺节水技术具有正向边际效应;2)农户在集体灌溉行动中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显著正向促进农户节水技术采纳程度的提高,且对农户工程节水技术采纳持续性的激励作用明显;3)政府支持可有效破除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过程中的禀赋约束,降低农地细碎化的不利影响;4)社会网络能够对农地细碎化抑制农户节水技术采纳的负向效应产生制约作用,农户节水技术采纳程度和采纳持续性随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提高。鉴于此,提出要完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对农户进行节水技术系统培训以及发挥政府支持引导作用等若干建议。
    2024,45(5):886-896,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526
    摘要:
    促进集体林区农户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挑战。本研究基于2019年对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调研数据,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和工具变量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对农户收入水平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类型下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农户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使用工具变量后结果更加显著。此外,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中低收入组农户的收入回报率显著高于高收入组农户,其回报率是后者的1.55倍,能够有效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揭示,林业企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林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影响则较低;同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低收入农户的林业收入影响也更为显著。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建议在积极推进集体林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的同时,特别关注其对中低收入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不同类型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扶持政策,以提升农户收入水平。
    2024,45(5):897-906,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1569
    摘要:
    为解决秸秆高量还田难、瘠薄土壤肥力提升缓慢等问题,针对我国亚热带典型瘠薄型稻田,采用常量有机肥(CK: 10 t/hm2)和高量颗粒有机肥(POF: 40 t/hm2)两种施肥模式,研究有机物料颗粒化高量深施对旱稻产量和剖面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田间试验,高量颗粒有机肥深施提高了旱稻产量,POF处理旱稻产量较CK处理增加了24.1%。两种施肥模式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递增。然而,与CK相比,POF处理仅改善了0~20 cm耕层土壤结构,其他土层差异不显著(P > 0.05)。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递减,POF处理仅增加了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其增幅分别为28.2%、70.8%和76.1%,其他土层差异不显著(P > 0.05)。三种酶包括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均在10~20 cm土层增幅最大。随机森林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是影响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子,其贡献度分别为10.7%和10.0%。有机物料颗粒化高量深施通过改善剖面土壤结构、增加剖面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进而对瘠薄稻田耕层拓深、土壤快速培肥和作物增产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数字乡村与数字农业
    种业发展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11,32(2):184-187, DOI:
    [摘要] (1986) [HTML] (0) [PDF 667.68 K] (17481)
    摘要:
    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在概述了我国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应加强小宗农产品市场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应重点提升收购市场、规范批发市场、探索期货市场,以及推进信息化、培育经纪人、建立合作社、增加储备量、出台交易法等加强小宗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2012,33(5):535-538, DOI:
    [摘要] (1937) [HTML] (0) [PDF 677.91 K] (14771)
    摘要:
    本文从林业资源、林业生态、林业产业、林业保障体系,分析了贵州省林业发展现状;指出了贵州省在森林资源分布、林业总产值和产业结构、林业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贵州现代林业发展应科学规划全省林业布局、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建立多元化的林业投资体系的对策。
    2012,33(5):544-547, DOI:
    [摘要] (1820) [HTML] (0) [PDF 1.19 M] (13471)
    摘要: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本文依据特色农业的内涵要求和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环境条件与特色,从特色农业视角,分析了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与成效,包括: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农业产业集群引领、特色品牌农业带动、闽台农业合作推动。
    2010,31(1):1-4, DOI:
    [摘要] (1844) [HTML] (0) [PDF 604.79 K] (13317)
    摘要: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玉米加工业发展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改变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但是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具有积极影响。由于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和粮食消费结构的限制,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改革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玉米加工业体系和加强粮食安全基地建设是保证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2014,35(3):308-312, DOI:
    [摘要] (2199) [HTML] (0) [PDF 18.14 M] (12198)
    摘要:
    本文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异逐渐拉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降低态势;(2)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格局表现为更多的不稳定性,增长热点和冷点区存在跃迁现象,地理位置切换较为频繁,除收入增长次冷区外,各增长类型区的空间集聚趋势增强,随机分布态势减弱。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并进行了相应讨论,给出了缩小长三角区域差异,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2020,41(2):181-189, DOI: 10.13872/j.1000-0275.2020.0019
    [摘要] (2340) [HTML] (0) [PDF 1.20 M] (10483)
    摘要: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为应对乡村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有效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以青岛市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举措为例,分析总结鼓励吸引城市人才和培育造就乡土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两条路径。研究发现,面对农业农村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有待提升、农村对人才返乡缺乏吸引力、乡土人才培育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青岛市从“引进来”“沉下去”和“留得住”三个方面利用城市智力破解人才总量和结构困局,构建城市人才下乡引力体系,稳固城市人才扎根农业农村;同时从发现乡土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和扶持乡土人才等方面搭建体系完整的乡土人才培育网络。最终形成重点突出、覆盖全面、措施完善的鼓励吸引城市人才机制和双向融合、多元合力、强化激励的乡土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具有启示意义和值得推广学习的“青岛经验”。
    2012,33(6):668-672, DOI:
    [摘要] (1708) [HTML] (0) [PDF 1.02 M] (10168)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各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进步各系统需要改革的政策方向。提出农业科技投入的强度应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水平之间,并由农业部门对农业科研实行统一管理;在科研立项中实行面对农户的目标管理制度;高校应与政府合作共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引导科研机构、高校设立营销公司以推广农业科技;尊重农户意愿,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公开的土地流转市场;根据农户经营状况,采取不同类型的产业化合作等对策。
    2014,35(2):134-139, DOI:
    [摘要] (3618) [HTML] (0) [PDF 902.08 K] (10158)
    摘要:
    本文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及其带来的挑战入手,分析了城市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关系。传统城市化过程中长期以劳动力转移为主而带动的老年人口有限,提高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这种人口转移方式是形成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同时,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又会对城市化本身产生影响,它不仅影响到城市化水平和速度,而且影响到城市化的质量。要缓解这种状态,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转变城乡人口转移方式,融合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2014,35(4):385-391, DOI: 10.13872/j.1000-0275.2014.0019
    [摘要] (2562) [HTML] (0) [PDF 6.04 M] (9825)
    摘要:
    采用2001-2010年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分析了动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时空差异及变化源泉,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值—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的外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10年内平均增长0.28%,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主销区呈现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损失并存,“双轨损失”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35%,平衡区受技术进步的恶化影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69%;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对提高主产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显著作用,而对主销区和平衡区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人均粮食生产规模和种粮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负向影响,而对粮食主销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为正向影响。对于粮食产销平衡区,人均粮食规模的扩大能够改善技术效率,但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反向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了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2014,35(2):183-187, DOI:
    [摘要] (2237) [HTML] (0) [PDF 970.61 K] (9441)
    摘要:
    在介绍了世界葡萄酒主要生产国葡萄酒产业概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葡萄酒产业的区域种植、产量、市场消费、投资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并指出了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区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产品质量管理滞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够成熟等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布局,增强产区整体竞争力;构建葡萄酒产业链管理;加强原产地保护,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利用新型营销推广模式,传播葡萄酒文化,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15,36(4):674-679, DOI: 10.13872/j.1000-0275.2015.0097
    [摘要] (1458) [HTML] (0) [PDF 2.29 M] (8942)
    摘要:
    城市发展是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的影响,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0年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数据和NPP数据,分析研究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研究期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7.88%(即1 459.44 km2);2)区域平均NPP由919.55 g C/(m2·a)下降为702.95 g C/(m2·a),NPP总量由2 317.66 Gg C/a增加到2 797.91 Gg C/a,增加率为20.72%;3)武汉城市圈的9个市中,建设用地扩张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及周边地区,2000-2010年武汉市建设用地增加率为80.73%, NPP总量增加了30.53%,由于建设用地平均NPP降低了27.78%,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NPP总量增加量相对较少。
    2020,41(2):312-32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0.0030
    [摘要] (1218) [HTML] (0) [PDF 1.91 M] (8715)
    摘要:
    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3个层面构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综合法测算了2001—2016年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1—2016年河南省郑州等9市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呈减小态势,开封等9市呈增大态势,脆弱性增速差异显著;脆弱性演变趋势可分为先升后降、先降后升、波动上升和波动下降4种类型;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脆弱度排序为豫北>豫东>豫南>豫中>豫西;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受到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的影响,且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因此,应积极加强对水资源系统人为干预,通过加大农业资金投入、优化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以实现河南省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2013,34(1):25-29, DOI:
    [摘要] (2860) [HTML] (0) [PDF 768.89 K] (8682)
    摘要:
    本文以沪宁杭为例,采用静态动态结合、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对都市现代农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经济功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农业用地结构相异,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率因都市现代农业实施的时间长短呈梯度递减;2010年上海市的畜牧业和渔业、南京市的种植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杭州市的林业和牧业分别具有部门优势度,上海市的蔬菜、南京市的粮食和杭州市的水果各有生产优势。(2)生态功能:以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为例的农业生态环境服务价值2010年南京市最低;农业空间布局均优化调整,但农药化肥施用过量。(3)社会功能:三市农业旅游均处于由休闲阶段迈向度假阶段的进程中,并选择了不同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在解决就业和经济效益上各有成效。
    2013,34(1):90-94, DOI:
    [摘要] (2309) [HTML] (0) [PDF 842.49 K] (8577)
    摘要: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化学品投入量大幅增加所产生的农业污染问题的现状,认为农业污染的形成与农业产业政策、城乡经济结构、污染治理资金、环境综合管理、农业环境政策、污染治理法律以及农民环境意识等因素有关。为有效解决农业污染问题,需采取以下措施: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体系、实行流域的综合管理、增强农业污染环境管理能力、加大农民环境教育力度以及建立农业环境保护立法。
    2011,32(1):91-96, DOI:
    [摘要] (1768) [HTML] (0) [PDF 1.09 M] (8473)
    摘要:
    榆林市既是我国能源富集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短缺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主要"瓶颈"。本研究运用模糊数学与AHP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5年榆林市水资源胁迫度进行测算,得出榆林市各年份水资源胁迫度已接近或超过重度水平,并呈逐年增加趋势。通过分析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用水态势,探讨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受水资源的强胁迫,水资源短缺迫使产业向耐旱、低耗水、高效益等产业类型转换,工业反哺解决了农业节水和远距离调水的资金"瓶颈",用水总量增加衍生了生态环境问题,进而又引发生态用水增加。最后,提出了压粮(种植业)扩饲(牧草业),推进舍饲养殖,促使农牧业协作发展;以"小杂粮"为主导,发展现代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循环经济,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2010,31(5):608-611, DOI:
    [摘要] (1519) [HTML] (0) [PDF 721.80 K] (8424)
    摘要: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下辽河平原区典型区域耕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是研究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分布比较集中,总体分布不均衡,其中生态退耕、建设用地占用、灾毁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对于林地的开垦、未利用土地开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整理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但耕地总体是逐年减少的。本文提出要处理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保证粮食安全;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协调城市化和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通过合理的生态退耕,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2010,31(5):525-528, DOI:
    [摘要] (2118) [HTML] (0) [PDF 620.82 K] (8189)
    摘要:
    本文从水稻生产、市场、贸易等方面,分析了世界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世界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人口持续增加,消费量稳定增长;资源约束性增强,水稻生产增速放缓;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气候和病虫害多发;比较效益偏低,增产与增收矛盾突出等严峻形势。指出今后世界水稻产业发展的趋势是水稻产量总量增加,增速减缓;稻米人均消费量稳定,总量增加;各国自给率提高,贸易量减少。提出要立足国内稻米生产基本自给、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不现实,要大力提高水稻产业化水平。
    2012,33(1):13-18, DOI:
    [摘要] (2087) [HTML] (0) [PDF 844.25 K] (7792)
    摘要:
    规模化是我国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养殖规模越大越好。各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生猪养殖规模效益的有效性。本文分析表明,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生猪中等规模养殖方式盈利能力最强。具体到各生猪主产省,盈利能力最强的养殖方式在省际之间存在差异;当前生猪规模养殖存在疫病防控现状不佳、养殖生产成本和出售价格不具优势、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文章最后结合当前全国及省际生猪规模化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2012,33(1):23-26, DOI:
    [摘要] (2036) [HTML] (0) [PDF 675.25 K] (7756)
    摘要:
    随着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口乳清粉的质量安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据我国乳清粉的进口现状,本文分析了建立进口乳清粉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必要性,运用基于案例推理的预警方法,从预警信息收集、建立预警模型和快速反应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进口乳清粉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完善该风险预警体系的对策建议。
    2015,36(2):315-320, DOI: 10.13872/j.1000-0275.2015.0011
    [摘要] (2178) [HTML] (0) [PDF 1.39 M] (7667)
    摘要:
    随着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线控转向技术在拖拉机等农用车辆上的应用得到了重视和研究,为了指导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的研究,缩短开发周期。本文在分析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控制算法与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其联合仿真模型。基于AMESim软件平台建立液压系统模型,以及整车模型;利用Simulink分别建立模糊免疫PID、模糊PID、常规PID的控制器模型,通过Visual C++ 6.0实现接口通讯,完成了传动比为1时的转角响应、转角跟随的联合仿真,以及在拖拉机车速15 km/h,方向盘转角180°,传动比为9时的横摆角速度响应、质心侧偏角响应等联合仿真。模糊免疫PID控制可以获得0.272 s的阶跃响应时间、1.182°的跟随误差、3%的横摆角速度响应超调量、0.85 °/s的质心侧偏角响应稳态值,均优于常规PID与模糊PID。联合仿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模糊免疫PID控制应用于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可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644号
电话:0731-84615231    E-mail:nyxdhyj@isa.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