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45(4):531-54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278 CSTR:
摘要: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高区)自成立以来,肩负着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使命。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平台,农高区在理论探索和政策走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现有9个农高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涉农园区的运作模式及农高区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提升的机制,深入阐述了“一区三园”涉农园区体系,总结了各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目前,各农高区内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多样化特征,但普遍面临创新动能不足、产业链竞争力不强、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以及资源集聚能力弱等挑战。基于涉农园区协同发展的视角,未来应以县域为核心区域载体,重点推进涉农园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引导园区内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以涉农园区为主导推动县域创新发展。
2024, 45(4):541-55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366 CSTR:
摘要:开展棉花产业国际合作,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助于提升棉花产业韧性,同时对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合作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哈萨克斯坦棉花产业双边合作现存模式基础上,探讨构建中哈乌棉花产业多边合作模式。研究表明,中国棉花生产资源基础好,但仍存在棉花供给结构和棉花资源配置上的短板;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业在中亚国家中已具有一定规模,产业竞争力不强仍是制约其发挥棉花优势的主要因素。目前,中乌棉花产业合作模式主要有生产嵌入型和资本融合型,中哈棉花产业合作模式主要是服务带动型。与双边合作相比,多边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更高级的合作形式,是对双边合作的优化。因此,需依托优势合作主体与合作区域,构建生产嵌入+资本融合型合作模式、生产嵌入+资本融合+服务带动型合作模式。虽然棉花产业合作扎实推进,但也面临棉业科技、外汇管制、基础设施、产业链纵深合作不够、合作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因素,因此通过推广棉业技术、创新金融服务、优化政策支持、加快产业融合、开展多边棉花产业合作机制谈判,以提升中哈乌棉花产业多边合作的韧性、效率、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2024, 45(4):553-563.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826 CSTR:
摘要: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陆续到期,“顺延+小调整”政策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历史、制度及现实背景,剖析了小调整与稳定的关系,并选取已开展二轮延包的XF、YL、QS和PY四个试点县(区)进行实践分析,探讨了小调整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1)小调整涉及调整对象的界定、调整方式的选择以及调整标准的确定三大核心议题;2)试点地区分别采用了“未承包地”调地模式、“进利不进地”分红模式、“混合调整”模式和“退地调地”模式。小调整的规模,按农户比例分别为6.67%、2.15%、2.27%和0.86%;按面积比例分别为3.24%、0.59%、0.14%和0.31%;3)小调整策略的选择受到村集体未承包地状况、村集体经济水平、确权基础和农户诉求的共同影响。因此,各地应重视小调整,结合村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产权形式,设计适宜的小调整方案,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确保延包工作的稳定实施。
2024, 45(4):564-576.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314 CSTR:
摘要:乡村振兴成效评价已由期初的单一维度逐渐转向系统融合,多维度诊断评价成效及其之间的耦合协调特征是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本研究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维度,通过投影寻踪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8—2021年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各维度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人、地、业、财”因素对其产生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各维度在时间上呈现波动变化,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先增后减,其他维度缓慢上升;在空间上,闽北及沿海地区相较于闽西及闽南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2)整体耦合度保持较高水平,高耦合地市占比达88.5%;耦合协调度上,福州市、厦门市、龙岩市等地市相对稳定,漳州市、南平市有所下降。3)“地、财”因素对耦合协调性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人、地”,“业、财”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尤为显著。研究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并促进财政支持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以推动乡村振兴向高质量协调发展迈进。
2024, 45(4):577-59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114 CSTR:
摘要: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生产总产值始终稳居全国首位,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与江浙沪等先进地区相比,山东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现状凸显了山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山东省16地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测度分析,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核密度图揭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空差异,通过莫兰指数验证农业农村现代化空间相关性,选取随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均能显著促进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农业劳动力参与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负向抑制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基于此,本研究从区域协调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劳动力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024, 45(4):591-60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365 CSTR:
摘要:乡村老弱化是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重要表现,乡村老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非均衡化发展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别构建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从县域尺度分析2000—2020年研究区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根据耦合关系划分老弱化与现代化区域类型。结果表明:1)乡村老弱化已成为河南省乡村发展的普遍现象,老弱化趋势增强且表现出由外部向内部蔓延集中连片分布的趋势;2)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开始出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固化格局,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且发展差距先增大后减小;3)20年间河南省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发展处于较不理想状态的县(市、区)分布范围最广。因此河南省应在现有的资源禀赋上科学投入,完善制度,推动乡村老弱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2024, 45(4):601-611.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193 CSTR:
摘要: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绿色利用的政策效应与影响机制,为实现耕地绿色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估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绿色利用的政策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绿色利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2)以耕地类型维度划分和生产功能区维度划分的异质性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旱田、水田以及非粮食主产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应更显著;3)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来实现耕地绿色利用。为持续推进耕地绿色利用,应继续贯彻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提升耕地产能的同时注重耕地养护;根据不同耕地类型差异化精准施策,完善粮食主产区的耕地保护政策,生态脆弱区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垦;完善要素配置与耕地绿色利用协调发展,鼓励粮食种植专业化,开展集中连片种植,提升农机综合作业水平。
2024, 45(4):612-625.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213 CSTR:
摘要: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基,探究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论文以武陵山区6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2013—2021年粮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变异系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以及β收敛模型研究武陵山区县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武陵山区粮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技术效率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两头热中部冷”的格局。武陵山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高级化、农业服务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农业服务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长率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武陵山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收敛、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建议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双轮驱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武陵山区特色生态农业;优化粮食产业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化解武陵山区粮食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
张展 , 殷冠羿 , 魏玮 , 孙庆芝 , 李广昊 , 朱胜浩
2024, 45(4):626-635.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414 CSTR:
摘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被视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融入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耦合发展机制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机理,并阐述土地整理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的现状、过去增加趋势及未来增加意愿,均对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意愿起正向促进作用。2)土地经营面积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规律,当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达到阈值时,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概率最高。3)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企业的促进机制中,土地整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4)第一产业占比越高、机械化水平越高以及农场发展势头越好的地区,其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应以土地整理和规模经营为引领,推动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的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
赵迎冬 , 潘新潮 , 植子伦 , 汤传勇 , 党洁 , 白琨琳
2024, 45(4):636-648.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228 CSTR:
摘要:分析合作社的发展特征与类型演化,并剖析其合作分异演化的管理因素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为合作社发展与改进找到新路径。本研究采用绩效跟踪评价法,对世界银行项目广西片区38家农民合作社进行动态详尽评估,提炼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画像特征,揭示其发展状态和演变轨迹。结果表明,其一,广西片区38家农民合作社在建成1年后的初始阶段会演化为4种类型;而在发展3年后进入成熟阶段,合作社演化为5种类型。其二,经营计划、改进计划、管理培训投入、市场信息、财务计划、资金投入、调查研究等管理因素对合作社分异演化发挥关键作用,并决定了合作社不同阶段的演化方向。因此,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应强化政府支持,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保障;提升合作社运营能力,为农民合作社成熟发展提供计划支持;持续开展调查研究,为农业农村项目发展提供规划支撑。
2024, 45(4):649-66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220 CSTR:
摘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需要复合型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多元职业经历是塑造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本研究基于烙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多元职业经历-动态能力-农场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通过对湖南省6市12县共292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实证探究多元职业经历对家庭农场高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农场主多元化职业经历显著助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这一效应不仅依靠认知烙印和社会资本积累发挥直接作用,还通过能力烙印塑造其动态能力发挥中介效果;2)学习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在多元职业经历对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且资源整合能力影响较高;3)多群组分析表明,多元职业经历更有助于促进高融资约束、低政策支持、非省级示范、养殖类和初创发展期的农场高质量发展。因此,可鼓励、引导具有多元职业经历的返乡创业人员经营家庭农场,注重培育和提升农场动态能力,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2024, 45(4):661-67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3.0344 CSTR:
摘要:本研究基于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山地区域农户的实地抽样调查,运用Probit模型与多重中介模型,探讨了山地区域农村产业发展及其细分产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与转移行为的影响,为如何通过提高农村内生动力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安居乐业提供现实意义。研究表明:1)山地区域农村产业发展能够有效吸引农村劳动力,产业影响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2)从机制作用来看,在农村产业发展情况下,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影响山地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与行为的基础因素,但比较收益是决定性因素。3)从细分产业来看,农村劳动力对基于山地区域特色发展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具有更强的偏好。因此,本文建议完善山地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山地区域特色产业的扶持与发展,同时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政策。
2024, 45(4):671-681.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055 CSTR:
摘要:为有效促进养殖户规范用药,推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黄河流域3省6县1 194份养殖户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政府规制情境下市场激励对养殖户规范用药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市场激励与政府规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市场收益对养殖户用药行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在政府规制调节作用下,市场收益能显著促进养殖户规范用药行为;市场信任则显著正向影响养殖户规范用药行为,且在引导型政府规制调节作用下,市场信任对养殖户规范用药行为的影响显著增强;养殖户规范用药行为还受到年龄、养殖年限、养殖规模、社会网络等因素影响;市场激励对养殖户规范用药行为的影响因区域和养殖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据此提出构建市场与政府协同治理激励机制,改善市场监管和质量认证机制,提高养殖产品质量信誉和加强社会网络中有关兽药使用的信息传播和教育等政策建议。
2024, 45(4):682-69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432 CSTR:
摘要:土壤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小农户长期持续经营意愿低迷的背景下,以江苏省400户水稻种植户为例,采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探讨了交易收益预期对承包户土壤保护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土壤质量鉴定机构、土壤技术培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土壤保护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且大多数承包户认为土壤质量难以体现在未来转出土地的租金上;2)农户实现土壤质量收益的预期正向影响现期的土壤保护投资;3)将土壤保护技术依据技术复杂度进行细分后,交易收益预期的激励作用对每种技术类型依旧成立;4)在有土壤质量鉴定机构的情况下,交易收益预期的激励效果更强,而土壤技术培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提出通过培育土壤保护服务组织以显化土壤价值,发展优质优价的土地流转市场,并且在扩宽土壤技术培训渠道的同时提高技术的适用性等建议。
2024, 45(4):691-701.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221 CSTR:
摘要:长江“十年禁渔”政策评估的目标是实现退捕渔民与渔业资源恢复间的平衡。渔民的意向性和生活幸福度应成为衡量禁渔效果的重要标准,研究退捕政策与渔民的适配对构建可持续退捕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省11个县(区、市)的369位退捕渔民为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韧性治理视角探索渔民韧性、政策工具对退捕政策长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合南县、湘阴县及沅江市的典型经验,提炼出积极态度-网络协作、学习能力-职业培训、网络协作-产业帮扶和学习能力-网络协作-政策联动4类不同主导型的政策长效组态。第一类强调渔民主观能动性,第二、第三类探索渔民韧性与政策工具的适配性,第四类挖掘政策组合的实效性。2)网络协作与学习能力是导致政策高效与低效组态的关键变量,验证了二者通过强化渔民韧性提升政策效果的重要性。3)职业培训和产业帮扶政策为巩固退捕长效机制打下基础,生态补偿与社会保障均为辅助条件,治理效果有限。由此提出重视社会网络支持、加强农村学习氛围营造、探索因地制宜政策组合的建议。
2024, 45(4):702-710.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739 CSTR:
摘要:土壤镉(Cd)污染加剧,单一施用天然材料降Cd效率较低,材料改性与复配是实现土壤Cd高效修复的重要途径。为此,本研究采用生菜盆栽试验,探讨了改性凹凸棒土单施及其复配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Cd活性和赋存形态以及生菜生长发育和Cd吸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土单施显著降低了土壤Cd活性47.50%~67.19%、生菜Cd含量31.82%~36.36%,增加了生菜地上部干重8.45%~11.27%(P < 0.05)。凹凸棒土复配秸秆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Cd活性40.00%~72.50%,提高了土壤pH 0.21~0.36个单位、有机质含量13.10%~15.53%、电导率37.42%~50.10%和阳离子交换量7.97%~12.75%(P<0.05);显著降低了生菜Cd含量28.79%~39.90%,同步增加了生菜地上部干重13.15%~21.13%(P<0.05),其中铁改性凹凸棒土复配秸秆生物炭效果最佳。铁改性凹凸棒土复配秸秆生物炭促进了Cd由活性态向稳定态转化。路径分析显示,土壤pH是直接影响土壤Cd活性的首要影响因子,土壤Cd活性直接影响生菜Cd含量。因此,铁改性凹凸棒土复配秸秆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pH和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Cd稳定化和生菜生长,进而降低土壤Cd活性,进一步抑制生菜Cd吸收,具备较强土壤Cd污染修复应用潜力。
2024, 45(4):711-722. DOI: 10.13872/j.1000-0275.2024.0869 CSTR:
摘要:工矿企业为重金属排放重点行业,系统研究其周边沟渠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典型涉重金属排放化工企业周边区域为对象,系统调查监测了沟渠底泥、水体以及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了沟渠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估其对水体、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及范围。结果表明,沟渠底泥、水体和耕地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6.61 mg/kg、5.20 μg/L和1.22 mg/kg,其中底泥和耕地土壤Cd平均含量约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的195和14倍。沟渠底泥和水体中Cd含量相关性系数达到0.84,均随水流方向总体呈递减趋势;以漫灌方式灌溉的沟渠下游耕地土壤Cd含量整体更高,推测沟渠受污染底泥为水体和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风险评价显示,沟渠底泥中Cd呈极高累积风险和重度潜在风险;受底泥重金属影响,水体中Cd和Hg呈重度污染风险,耕地土壤Cd呈中度累积风险,Hg和Pb为轻度累积风险。沟渠底泥重金属污染主要影响沟渠两侧及下游海拔低于46 m的耕地,面积约569 hm2。本研究为工矿企业周边受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源头防控和精准治理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