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33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赣湘鄂豫四省为例

      2012, 33(1):1-7. CSTR:

      摘要 (1717) HTML (0) PDF 965.71 K (2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最后,提出了促进中部四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猪肉价格波动与我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反思

      2012, 33(1):8-12. CSTR:

      摘要 (1603) HTML (0) PDF 816.89 K (2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频繁波动,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猪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猪肉价格波动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进行反思。结果表明,对养猪业发展支持的力度不足和方法欠妥是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应在补贴种粮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禽等养殖业,除了在生产领域反哺外,还要加大在流通领域保护的力度,既要支持规模大户的发展,又要兼顾小农散户的利益的对策建议。

    • 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

      2012, 33(1):13-18. CSTR:

      摘要 (2087) HTML (0) PDF 844.25 K (7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规模化是我国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养殖规模越大越好。各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生猪养殖规模效益的有效性。本文分析表明,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生猪中等规模养殖方式盈利能力最强。具体到各生猪主产省,盈利能力最强的养殖方式在省际之间存在差异;当前生猪规模养殖存在疫病防控现状不佳、养殖生产成本和出售价格不具优势、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文章最后结合当前全国及省际生猪规模化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 我国原料奶拟需求量预测及供需协调分析

      2012, 33(1):19-22. CSTR:

      摘要 (1633) HTML (0) PDF 629.53 K (2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首先引入我国原料奶拟需求量的概念;然后建立了我国原料奶拟需求量的预测模型,预测得到2011-2013年的我国原料奶拟需求量分别为4746.6万t、4977.6万t和5212万t;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度对近年我国原料奶的供需协调情况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0年我国原料奶的灰色关联度为0.64,即过去10年间我国原料奶的供需矛盾突出。提出了我国各地区应确定合理的奶牛养殖规模,提高原料奶自给率;培育和开拓奶类消费市场,加强和完善乳制品质量监测与安全管理;继续推进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等政策建议。

    • 进口乳清粉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对策建议

      2012, 33(1):23-26. CSTR:

      摘要 (2036) HTML (0) PDF 675.25 K (7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口乳清粉的质量安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据我国乳清粉的进口现状,本文分析了建立进口乳清粉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必要性,运用基于案例推理的预警方法,从预警信息收集、建立预警模型和快速反应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进口乳清粉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完善该风险预警体系的对策建议。

    •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土地资源有效管理

      2012, 33(1):27-31. CSTR:

      摘要 (1666) HTML (0) PDF 807.63 K (3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土地资源管理既面临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显著增加和国土资源供应和政策审批逐渐趋紧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等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国家对海南国土资源管理提出的明确要求和规定,并赋予一系列优惠政策等崭新的机遇。因此,需要进一步严格土地计划管理,严格土地批租管理,加大土地督察力度,实施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努力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使用,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 城乡统筹背景下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2012, 33(1):32-36. CSTR:

      摘要 (1745) HTML (0) PDF 718.46 K (2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乡统筹背景下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城乡统筹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条件,农民工进城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互促进,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又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针对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参保率低、覆盖面小、项目少、转续难、立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关系转续机制及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 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探析

      2012, 33(1):37-40. CSTR:

      摘要 (1695) HTML (0) PDF 580.38 K (2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作为农村反贫困的两项基本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农村低保制度是对扶贫开发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扶贫开发巩固了低保制度的成果。同时它们又有概念、对象、目标和性质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这两项基本的反贫困制度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着衔接成本过高,扶贫开发部门难以持续承担农村困难群体的能力发展和部分贫困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复合型的衔接方式,调整扶贫开发政策以及负所得税来解决衔接中的问题。

    •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 33(1):41-45. CSTR:

      摘要 (1667) HTML (0) PDF 783.30 K (3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兼业性和不彻底性、就业环境亟需改善、转移速度逐渐减缓的突出问题,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乡镇企业发展受阻等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对策是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对我国的启示

      2012, 33(1):46-49. CSTR:

      摘要 (1578) HTML (0) PDF 616.91 K (3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正经历着深刻转变,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资金供给不足,市场资金比重小、动力弱,财政资金总量有限、支持引导效益低,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在总结美国、法国和日本三大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经验基础上,从政府和市场两大视角出发,提出当前我国应努力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农业投资的的总量,逐渐建立引导性专项资金的投资机制;明确和重点增加政府对农民转移、土地流转及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农业类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和发行农业各类债券;引导农业资本市场投入农业,扩大金融市场投资规模。

    • 基于土地整治的三门峡库区(华阴段)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2012, 33(1):50-54. CSTR:

      摘要 (1613) HTML (0) PDF 1.01 M (2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的结合研究有利于区域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三门峡库区(华阴段)自然社会条件复杂,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土地利用方式落后。针对土地整治后期效益不可持续性的问题,认为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在实现阶段和目标上存在耦合联系,并针对三门峡库区(华阴段)区域特征,将土地整治"3集"模式、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和新农村发展模式有机统一,以期实现以土地整治为契机,加速区域现代农业模式快速发展。

    • 海南咖啡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对策

      2012, 33(1):55-58. CSTR:

      摘要 (1717) HTML (0) PDF 610.41 K (26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延伸和拓展海南咖啡产业链,对加快海南咖啡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咖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论述咖啡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海南咖啡面临生产源枯竭、产业无法做大做强现状,分析重塑海南咖啡品牌的环境资源优势和政策机遇,提出不断拓宽和延伸海南咖啡产业链长度、宽度和厚度,培育"兴隆咖啡"和"福山咖啡"两大产业集群主体的思路及对策。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功能和复杂性及其化解路径

      2012, 33(1):59-63. CSTR:

      摘要 (1856) HTML (0) PDF 872.32 K (2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系统复杂性理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物理、事理和人理三类,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功能,呈现出系统要素、系统关系、系统规模、系统特征和系统演进的复杂性。从法制框架、追溯信息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多方联动机制,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和整体最优原则等维度,提出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和策略建议。

    •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沼气现代化发展战略选择

      2012, 33(1):64-68. CSTR:

      摘要 (1750) HTML (0) PDF 831.78 K (2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然气消耗的加剧和供需矛盾突出,给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视角,结合发展沼气产业的重要意义和国家扶持政策、沼料来源、技术成熟度等方面,阐述沼气现代化的可行性;探讨沼气净化进而与天然气管道"并网"以及作为汽车混合动力等利用模式,认为沼气现代化既是技术上可行并有效的低碳减排措施,也应成为我国沼气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选择。

    • 我国秸秆发电项目推广中的问题与政府责任及其实现路径

      2012, 33(1):69-73. CSTR:

      摘要 (1556) HTML (0) PDF 918.27 K (2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总体情况的分析来看,我国的秸秆资源丰富,而且政府非常重视秸秆发电项目的发展。虽然现有法律和政策为秸秆发电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法律保障,但政策和激励措施力度还不够。由于地方政府缺乏执行上级政策的积极性,也使得这种政策和激励措施缺乏执行力,反而引发了秸秆资源在收集、运输和储存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当下秸秆发电厂运营面临困难。从分析政府的责任入手,提出包含体制创新和税收激励等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的措施,以保证鼓励秸秆发电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够顺利执行并达到良好效果。

    • 世界稀土资源现状分析与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2, 33(1):74-77. CSTR:

      摘要 (1637) HTML (0) PDF 744.41 K (3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稀土资源已成为21世纪全球现代工业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研究我国稀土现状,采取战略性的稀土保护策略对未来国内稀土产业健康发展具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世界稀土的现状和我国稀土资源概况,对比美、日、英、德等国的稀土战略政策,概括我国稀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我国稀土战略可持续发展对策,并建议将稀土资源保护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次。

    • 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 33(1):78-81. CSTR:

      摘要 (1647) HTML (0) PDF 662.82 K (3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庆地区农机化作业服务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服务组织数量增长较快、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水平有所提高、服务收益不断增长的特点;但也存在服务组织构成不合理且规模很小、四种服务方式发展不平衡、服务水平较低、农机户户均作业服务收益波动较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条件、劳动力素质和种植经营习惯的制约。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调整购机补贴政策、健全财税金融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农机燃油补贴政策、建立农机化信息网络、完善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培训农机化作业服务人员。

    • 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水成本评价及政策建议

      2012, 33(1):82-85. CSTR:

      摘要 (1629) HTML (0) PDF 670.63 K (2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缺水是制约西北发展关键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水成本问题,彻底改变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走水商品水市场的道路。探索水成本市场化的科学路径,对西北地方政府的农业生产水战略和水政策进行重新设计,同时构建市场机制的国家技术支撑机制和政策体系。

    • 环渤海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分异研究

      2012, 33(1):86-89. CSTR:

      摘要 (1666) HTML (0) PDF 970.72 K (2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入开展区域耕地集约度的评价分级及动态变化研究有助于强化县域耕地集约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该文以环渤海地区327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耕地利用集约度指数及考核模型,计算了1996、2000、2004和2008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并分析其变动规律。研究认为,1996年以来,环渤海地区县域耕地利用集约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高度集约区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区、鲁北平原区和鲁西南平原区;基本集约区和不集约区在山地丘陵区和坝上高原区集聚;平原区县域耕地利用集约度显著提高,山地丘陵区和坝上高原区的耕地利用集约度不同程度地下降。此项研究揭示了环渤海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分异格局,便于为不同地区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耕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2012, 33(1):90-94. CSTR:

      摘要 (1655) HTML (0) PDF 706.75 K (26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况四个层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了1994-2008年河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1994-2008年河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994-1999年为波动阶段;2000-2003年为平稳阶段;2004-2008年为上升阶段;(2)1994-2008年河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主要为人均耕地、劳力投入、复种指数、地均产量、劳均产值和非农指数。从长远来看,人均耕地和劳力投入的障碍度呈上升趋势,非农指数的障碍度呈下降趋势。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 武汉城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

      2012, 33(1):95-99. CSTR:

      摘要 (1756) HTML (0) PDF 959.98 K (2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1996-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及人口数据,以2008年为规划基期年,按照人均用地指标法,预测规划目标年2015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需求潜力和供给潜力,并据此提出高、中、低三种挂钩方案,分别测算出其挂钩潜力,选出适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挂钩方案,并就挂钩开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采取中、低挂钩方案时,武汉城市圈完全有能力开展挂钩工作。

    •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云南粮食产能安全动态分析

      2012, 33(1):100-103. CSTR:

      摘要 (1613) HTML (0) PDF 856.58 K (2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在分析1 949-2008年云南省人口、耕地和粮食产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别按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粮食消费水平对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对未来云南粮食产能安全态势进行评估。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呈波动变化,但总体有下降趋势;耕地压力指数K也呈波动变化,变幅在1.03-1.1 1之间。根据预测结果,在未来25年内,无论按何类粮食消费水平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耕地所提供的粮食能满足全省居民温饱型和小康型的粮食消费水平,但要达到富裕型粮食消费的压力较大。

    • 转Cry1Ca和Bar基因水稻的获得与性状鉴定

      2012, 33(1):104-107. CSTR:

      摘要 (1500) HTML (0) PDF 1.16 M (2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以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为受体材料,用农杆菌法进行转化,并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鉴定及性状鉴定。结果显示:Bar基因和Cry1Ca基因在水稻P88S中成功整合并表达。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经过转基因后育性发生改变,表现出一定的可育度。转基因后P88S的谷粒宽及千粒重与对照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 山东省大棚与露地蔬菜种植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2012, 33(1):108-112. CSTR:

      摘要 (1881) HTML (0) PDF 798.69 K (2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对山东省大棚与露地蔬菜种植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效益差异性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9年山东省大棚蔬菜生产相对露地蔬菜及全国平均大棚蔬菜均一直具有显著的正经济效益优势,总体上呈增长趋势。1998-2009年山东省大棚蔬菜生产相对露地蔬菜和全国平均大棚蔬菜的生态效益较差。

    • 土石山地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陕西陇县为例

      2012, 33(1):113-116. CSTR:

      摘要 (1729) HTML (0) PDF 1.41 M (2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地统计和GIS技术,研究陕西省陇县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地形因子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位于较高水平。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98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7.68mg/kg,有效磷含量变幅较大,平均含量10.26mg/kg,速效钾含量较高,平均为157.95mg/kg。土壤养分含量和地形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海拔与速效钾、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明显;坡度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正相关,与有效磷、碱解氮显著负相关;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阴坡含量高于阳坡含量,速效钾阳坡含量高于阴坡。

    • 水生植物对农田排水沟渠氮磷迁移生态阻控效果比较研究

      2012, 33(1):117-120. CSTR:

      摘要 (1892) HTML (0) PDF 785.38 K (2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亚热带红壤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2 m底宽、1 m深的小型农田排水沟渠,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灯心草(Juncus effusus)、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水芹菜(Oenanthejavanica)等6种多年生水生植物,研究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阻控技术措施及其效果。结果表明,6种水生植物的生态阻控效果差异显著(P<0.01),其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58kg/m2~2.32kg/m2,其中以美人蕉为最大,水芹菜到夏季后进入休眠期,其生物量最低。植物体地上部N、P含量(干基)变化范围分别为N 8.06 g/kg~16.39g/kg和P 1.34 g/kg~3.82 g/kg,地下部分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N 5.83 g/kg~10.80 g/kg和P 1.34 g/kg~3.35 g/kg。从生态拦截效果来看,以美人蕉对N的富集能力最强,达到23.90 g/m2,而黑三棱对P的富集能力最强(4.04 g/m2)。总的来讲,美人蕉和黑三棱在试验区具有明显的N、P生态拦截优势,其地上植株还可用作草食性动物的饲料,或者生物质覆盖还田,实现N、P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 陕西渭北旱塬气候暖干化及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2012, 33(1):121-124. CSTR:

      摘要 (1762) HTML (0) PDF 1014.35 K (2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1961-2009年气象数据,利用区域旱涝指数Xi和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法对陕西渭北旱塬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气温以0.246℃/10a的速率呈现明显增温,气候呈暖干化趋势,且在1991年和1994年发生了变干旱和增温的突变。近49年来,出现了5年偏旱、3年大旱、2年重旱。干旱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和冬季干旱趋势减轻,春季和秋季干旱趋势增加。季节性连旱时有发生,冬春季连旱次数最多。夏季大旱和四季连旱是造成渭北旱塬严重干旱年份形成的重要原因。

    • 汉江上游近50年降水序列变化及其干旱预测研究

      2012, 33(1):125-128. CSTR:

      摘要 (1850) HTML (0) PDF 707.85 K (2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江上游9个主要水文站49年(1961-2009)的月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并结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其进行了降水趋势检验,结果表明:汉江上游49年来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干旱发生频率有加大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选择40年(1961-2000)的降水数据分别对这9个水文站建立灾变预测模型GM(1,1),对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干旱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通过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检验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因此,本文对研究区抗旱减灾及其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644号
电话:0731-84615231    E-mail:nyxdhyj@isa.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